國企A股並購去年達8538億元地方國企並購浪潮將臨

原標題:國企A股並購去年達8538億元 地方國企並購浪潮將臨

國企A股並購去年達8538億元

伴隨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結構的優化,2017年中國企業的並購活動仍然十分活躍。隨著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深水區,國有資產的並購重組力度也在進一步加大,2017年全年,僅國企類上市公司的重組規模就達到瞭8538億元。業內人士預計,隨著國企改革進一步落地,2018年將有望迎來大規模的並購重組。

全年並購總規模3.49萬億元

盡管市場稍有降溫,但2017年仍然是企業並購重組高發的一年。Wind統計數據顯示,按照公告日口徑計算,2017年全年,涉及中國企業的並購(包括境內並購、出境並購、入境並購以及境外並購)合計規模達到瞭8385起,交易總金額則達到瞭3.49萬億元。其中第一季度、第二季度的交易金額分別為6264.95億元、6831.75億元,第三季度、第四季度的並購重組市場回暖,分別達到瞭8191.43億元和13607.13億元。

從行業來看,工業行業全年共發生並購交易1212起,交易總規模6410.82億元,無論是並購數量還是交易金額都位居各行業第一位,日常消費行業則以5652.86億元的並購規模緊隨其後。除此之外,金融、房地產業是並購規模較大的領域。從交易規模同比增長來看,醫療保健和日常消費的增速最高,同比均超過瞭100%。

從並購方式來看,協議收購仍然是主流,全年共計發生4093起,涉及交易金額13941.47億元;發行股份購買資產315起,涉及交易金額6541.41億元;增資1210起,涉及交易規模4188.10億元;二級市場收購(含產權交易所)2213起,涉及交易總金額1830.00億元。另外還有間接收購、資產置換要約收購等。從並購的目的來看,企業橫向整合規模最大,全年達到瞭3043起,涉及交易總金額12870.51億元,涉及多元化戰略447起,交易總金額為2273.70億元,同比下滑瞭52.88%;戰略合作320起,涉及交易總金額7376.77億元,同比上升607.05%。從這一情況來看,受到監管因素的影響,企業的跨界並購交易出現瞭顯著回落,更多的企業專註於行業橫向的並購重組。

Wind統計數據顯示,2017年全年,共有169傢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項目上會,其中有160傢通過發審會,實現高達94.67%的過會率。公開數據顯示,2017年10月、11月連續兩個月並購重組上會通過率均為100%,而2017年前9個月平均過會率為90%。其中,自9月19日起,並購重組經歷瞭近3個月的零否決率,直至12月7日東方市場並購重組被否才打破紀錄。

A股國企並購規模達8538億元

2017年的並購浪潮中,國資背景的上市公司並購出現瞭顯著的升溫。Wind統計數據顯示,以最新披露日期計算,2017年以來A股市場共計發生重大重組事件461起(含失敗),涉及交易總金額高達1.85萬億元。上述重大重組事件中,涉及國有上市公司的就有126傢,總交易規模達到瞭8538億元。其中,交易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就有21起。而從重組類型來看,上述126起國有上市公司的並購主要集中在橫向整合方面,高達69起,占比超過一半。數據統計還顯示,目前,滬深兩市合計1016傢國有企業中,目前處於停牌狀態的仍然有51傢,其中地方國有企業29傢,中央國有企業22傢,平均停牌時間為56天。這些企業停牌的原因,主要包括“重大資產重組”、“重大事項”、“籌劃重大資產重組”等。

2017年,從中央到地方,特別是涉及煤炭、鋼鐵等產能過剩領域,國有企業並購重組的步伐正在顯著加快,圍繞著國企改革的市場化重組正在全面加速。2017年成功實施瞭國機集團與恒天集團,保利集團與中輕集團、中國工藝集團,中國國電與神華集團3組7傢企業重組,國資委監管央企戶數由2003年國資委成立之初的196傢調整至98傢。經報國務院批準,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合並重組為國傢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。同時,中國神華將與國電電力共同註資666億元成立合資公司,並註入兩者的火電資產。其中,神華將註入15傢火電公司和3傢聯營公司的權益,而國電電力將註入19傢火電公司和3傢聯營公司。重組後公司的資產規模超過1.8萬億元,堪稱能源領域“巨無霸”。

依托於證券市場進行並購重組,國有資產的分佈結構正在進行優化。證監會副主席薑洋此前表示,2017年前10個月,全市場實施並購重組超過2000傢次,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在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、結構調整、戰略性重組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彰顯。一年來,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並購重組530餘傢次,央企和地方國企的資源和產能得到有效整合,產業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。

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則表示,在全球化的背景下,國傢競爭首先是企業實力的競爭。現在,我國國有企業正從跨越式發展追趕者,變成與國際先進企業同臺競爭的並行者,有的領域和行業已經成為領跑者。為瞭在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培育我國經濟的新優勢,為瞭在產業鏈、價值鏈中占據中高端,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,我們需要立足於培育適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,重構國企改革動力體系。在李錦看來,重組整合做強做優做大國企,是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途徑。

地方國企並購浪潮即將來臨

從混合所有制改革,到央企層面公司制改制、企業分類改革等,2017年是國有企業改革的“施工年”,放眼2018年,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地方國有企業改革將加速推進,並有望在資本市場迎來新一輪的國企並購重組浪潮。

在天津,到2018年一季度,天津計劃將有10傢國企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部流程,到年底完成22傢國企混改目標。自2017年1月天津召開深化國企改革工作專題會議後,5月啟動瞭清產核資工作,目前已有旅遊集團即將掛牌上市,海泰集團、北方信托、天津信托的混改方案也在進行中。

在山西,國金證券認為,山西煤炭領域國企改革迫在眉睫,預計是下一步山西國改的重要方向。上市國企將成為改革重要平臺,而18傢上市國企中有12傢屬於七大煤炭集團。預計以煤炭為主的資源領域將是下一步山西國改的重點突破方向,主要包括煤炭領域行業內部和產業鏈上下遊整合,利用上市公司平臺,橫向合並打造行業龍頭,以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進行重組或交叉持股,圍繞產業鏈縱向整合。山西省屬煤炭企業經過一系列整合重組措施之後,目前形成七大集團,這七大集團旗下均有上市平臺,共12傢上市公司,但大多資產證券化率偏低,資產註入可期。

在上海,2017年,三愛富新重組方案發佈、上工申貝完成MBO收購、水產集團與光明集團合並、第一批員工持股計劃落地、上海環境完成分拆之後上市等等成功案例,都意味著上海國改已經具備瞭成熟的改革經驗,2018年上海國改有望進一步落地。東方證券表示,目前上海國資體系共有64個上市平臺,預計眾多未上市的資產都具有較大的改革潛力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qawg282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